close


從夏禹到民國,數不清的名人選擇紹興作為終老之地,唐代「少小離家老大回」的賀知章,明朝「數點梅花換米翁」的徐渭,民國「秋風秋雨愁煞人」的秋瑾,以及魯迅、徐錫麟、蔡元培、馬寅初、周恩來……,旅遊聯票上列著一長串名人的祖居、故居、隱居地,可惜限期兩天內使用,讓人恨不得腳底生風。


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紹興自古名士多,跟道路方便大有關係,從〈蘭亭集序〉的八方來會,可知古道歷史悠久,其中的精華段,就是總長10.8公里的上青步道。

燒烤 新店 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新莊 火鍋料宅配 宜蘭 火鍋推薦



一日翻越上青步道喜愛登山的,到紹興絕對不能錯過一天翻越三座山的上青步道,從上灶村至青壇村,舊稱會稽古道,由日鑄嶺、萬壽山、陶宴嶺三條步道所共同串成。百度過地圖,我從城區坐60路公交車,在服裝工業園區下車後,開始逢人便問古道在哪裡,問過了吃早餐的、一早走路健身的,竟然都不知有古道,幸好有位上了年紀的當地大姐,幫我確定了方向。百度顯示有3.4公里要步行,我很認份的,在平水大道上安步當車,走了快一小時,忽然見公交車呼嘯而過,讓人又愛又恨的百度,怎麼不顯示這3.4公里有車可搭?氣人的是,快到鎖泗橋時又來一台,這個連私人車也沒見半輛的平水大道,目前正在積極開發旅遊區,看來百度真是跟不上建設的進度。過了鎖泗橋約五分鐘,才看到日鑄嶺古道的起點,我仔細一瞧,石縫皆是草,可見遊人少,總共才遇見兩名登山客。兩側修竹蔽日,立秋剛過,處暑未到,蚊子好像急著鑽進妖怪肚裡的孫悟空,我得不時在鼻子前揮著手帕趕。一邊忙著對付蚊子,邊看一塊名叫「議事坪」的牌子,說宋高宗趙構逃至此處,聽聞金兵大舉南下,速叫大臣入民宅商議。上了日鑄嶺,有個「太平井」的介紹牌,言劉伯溫赴朱元璋招納時,曾飲過這裡的井水,暑氣頓消,因而取名叫「太平」。我四處找不到井,只好坐在日鑄庵前歇喘,想到趙構在寫下:「紹奕世之宏休,興百年之丕緒。」把越州改名為紹興,把建炎五年改為紹興元年的同時,早就打定主意要穩坐半壁江山。落難帝王的天下是「逃」出來的,才不管父、兄(徽宗、欽宗)死活,讓那個傻岳飛去唱他的〈滿江紅〉;而神機妙算的曠世奇才劉伯溫,能寫出〈賣柑者言〉,罵倒一大票的欺世盜名者,怎麼就料不到自己最後會被毒死呢?我看著庵內雜坐著許多叫不出名字的男、女神像,連平頭百姓都能上體天心,要讓神明有配有偶,有美美的「小家」日子可過,這種幸福,帝王將相是體會不來的。過了日鑄嶺,到了上祝村,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地方,只有幾十戶人家,路旁有一棟上了鎖的新房子,掛著一塊「藝術家工作室」的匾,我回想剛上日鑄嶺不久,有塊牌子介紹步道是五、六個以「若耶」為名的藝文團體在此采風,工作室應該與此有關。萬壽山上我獨行我坐在門口吃飽喝足,還等不到有人經過可以問,只好往萬壽山步道前進。在天章寺舊址上興建的「新」蘭亭,早已感受不到〈蘭亭集序〉描寫的:「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。」在海拔420米的萬壽山不僅有,還有個被群山環抱的萬壽山水庫。這是我生平僅見,最小的水庫,倒像個防火大水池,美就美在水中的倒影,是讓人難以割捨的「天光雲影共徘徊」。過了水庫上了山,樹枝上再也看不到五顏六色的,登山隊伍綁的塑膠條子,可見萬壽山頂是登山客的終點。往金漁村的下山路,大石塊周圍草長過膝,印證了遊客是從萬壽山頂折返。我走了好長一段路,望也望不見村子,只有連綿起伏的山峰,已過中午,「崇山峻嶺」開始讓我生畏,想到爬山第一守則:過午不登頂,還有個不知在何方的陶宴嶺,心裡開始有些發怵。在看到金漁村民房的剎那,原本想放棄的第三座山──陶宴嶺,又重新在腦海裡翻騰,那可是陸游小時候常去探望祖父走的路,更是梁武帝的山中宰相陶宏景,到茅山修煉前的隱居地。陶隱之地處處仙跡跟山裡的村民問路,我很少遇到「牧童遙指杏花村」的情況,村民得知我的目標,熱心地建議我別去,因為回紹興城區交通不方便,我看天色尚早,腿也還好,謝過村民繼續上路。陶宴嶺古道,又稱陶隱嶺、陶元嶺,是嵊縣到紹興的古驛道,由南朝至明、清不斷闢建。比起前兩條古道,簡直是「康莊大道」。繼東晉葛玄、葛洪叔侄之後,陶宏景在這裡煉丹,神仙傳說是賣點,介紹牌上也就不遺餘力的大作文章。古道上有大石跟泉水,「任公釣磯」的介紹牌引《莊子?外物》,言任公子用五十頭肥牛作餌:「蹲乎會稽,投竿東海。」就在此地釣東海巨魚。「飯沙石」的介紹牌說群仙赴王母之宴,於此歇腳用餐,一仙從牙縫中剔出一粒砂子,漸漸長成一丈高的大圓石。「泉水嶺」的仙水,是仙人們因趕路口渴,劈掌擘開岩壁而成。山上的泉水,在乾旱的年代仍不枯竭,的確稀奇,我不解的是,一旁的泉水靈廟裡,主祀的為何是吳越王錢鏐,我猜是跟「錢塘射潮」有關,而最讓我肅然起敬的,是無名氏所建的路亭,供路人避雨、歇息。亭內由左向右一排紅字:「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。」題字者的胸襟真是開闊,完全體現出《道德經》的:「大國者下流。」這個路亭跟泉水靈廟,是古道上留存至今的明、清建築。遙望嶺上讀書人家越過陶宴嶺,就是「嶺上人家」,陸游祖父陸佃,致仕後在嶺上結樓著書,附近百姓紛紛把子弟送上山讀書。一群狗大概嗅出我不是來讀書的,對著我狂吠不已,我只好望樓不入。下山的坡度較緩,兩側修篁夾道,從嶺上掉臂下山,沐浴在夕照氤氳的竹林裡,享受了約半小時的綠意,走到了新聯村,果真如金漁村民說的:交通不便。我總共換了三趟車才回到城區。陸游家離鏡湖不遠,去釣魚,搖起小船沒多久就能抵達;到蘭亭,也只須「一炊頃」,意即煮一頓飯的時間,陸游早年的老家就在平水鎮,走到陶宴嶺看祖父,同樣也得翻過萬壽山,想到自己跟活到八十五歲的放翁,走的是同一條道兒,忍不住沾沾自喜。在會稽古道上一日翻三山,我永生難忘。(旺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鶯歌 燒烤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7 11年貨




A180A2A1C51A21C7
arrow
arrow

    林婉亦縣漳厘壺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